秉志先生的“五心”治学

作为本校前身之一的原国立中正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40年,是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农多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云集了一批著名学者教授,是抗战时期东南地区的名校。由于抗战时期交通不便,有些本应应聘前来任教的专家无法到任,其中就有身陷敌占区上海的当代著名的科学家秉志先生。当时,他无法前往设在杏岭的中正大学任教,但胡先骕校长考虑到秉志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和名声,特聘秉志先生为国立中正大学名誉教授。

上世纪60年代初,我有幸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跟随导师秉志先生学习实验形态学,师生关系密切,彼此接触较多,对他的道德为人和学术建树比较了解,也深感佩服。

秉志先生原名翟秉志,字农山,满族,1886年4月9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是前清朝的秀才,举人。秉志先生1902年入河南大学堂,1904年就读于北京京师大学堂,1909年考取第一届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先后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学者之一。1915年他与留美同学共同组织中国最早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并发行中国最早的学术刊物《科学》杂志。1921年,他创办中国第一个生物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任系主任。1922年他与胡先骕、杨全共建中国第一个生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7年,与胡先骕创建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并担任所长。抗战时期该调查所随胡先骕迁至杏岭中正大学内。1920年至1937年,秉志先生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研究员。他是中国动物学会创始人之一,任第一届理事长。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5年2月21日在北京逝世。

秉志先生是中国近代生物学的一代宗师和奠基人。早在青年时代就从事昆虫研究,成为我国昆虫学的先驱。后又从事脊椎动物(鼠)交感神经的发育与性别关系的研究,颇具独特创见。有的鱼类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具有深远的影响。晚年他专心于鲤鱼实验形态学研究,深入详尽地对鲤鱼大体解剖和组织细胞学进行了观察。古稀之年的秉志先生仍孜孜不倦地坐在实验台前亲手剥离鲤鱼的骨骼、肌肉、内脏、血管和神经,最终出版了国际上首部《鲤鱼解剖》专著,全书倾注了他的心血,学术价值很高,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他的研究广泛,从动物解剖形态到生理机能,神经系统发育及其动物区系统分类,从昆虫到脊椎动物乃至古动物学,成果丰硕,贡献卓著,广受学者们的推崇与赞誉,享有“中国近代动物学鼻祖”之称。

秉志先生在教书育人方面很突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生,不少人后来成为著名的专家、教授,很多人是动物学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有的人还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在中正大学任教的杨惟义院士、吴功贤教授、邓宗觉教授、张宗汉教授都是秉志先生的弟子,秉志先生一贯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教导大家如何做学问,指导学生掌握实验课题的设计、实验方法的运用和对实验的观察,强调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善始善终。他常和我谈起他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说做学问必须要有决心、信心、恒心、耐心和细心,这“五心”是他治学的理念和原则,也成了我的座右铭,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秉志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志士。抗战时期,南京沦陷,他的图书、标本等被日寇抢掠一空,房屋也被毁。他愤恨地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一间地下室内坚持搞科研,拒绝日伪的“聘约”,宁愿自己掏钱购买仪器试剂,带领青年人悉心搞研究,不断出成果,写论著。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拒绝与敌人合作。因他在学术界的声望,日伪当局找他出来任职做事,他乃改名为 “翟际潜”隐居不出,他还曾用“骥千”为笔名,在《大公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揭露敌人的阴谋诡计,声讨日伪的滔天罪行,鼓舞群众与敌人斗争到底。早在1930年,就有日本人企图前往四川、长江一带以调查动物资源为名,实质是劫取中国的动物标本,秉志先生意识到来者不善,必有图谋,他向教育当局提出异议,以示反对,并组织力量抢先进入四川等地大量采集,从而粉碎了日本人的阴谋。

1948年,中央研究院举行院士评议会,秉志当选院士,期间蒋介石邀请与会专家赴宴,要求被邀人在请柬上签注是否出席,秉志断然在请柬上签上“辞谢”二字,拒绝赴宴。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溃败逃往台湾,秉志先生被列入赴台人员名单中,还为他准备好了去台湾的机票,但他严词拒绝,坚持留在上海准备迎接解放。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不畏强暴、鄙视反动政权和威武不屈的崇高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秉志先生受到党和政府的尊重和关怀。1949年秉志先生受中共中央的邀请,以全国政协特邀代表身份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共商国事,并应邀参加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后又当选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秉志先生出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深感现在条件好了,正是报效祖国的大好时期,身体力行地在科学实践中努力工作。1952年他向中央提出消灭钉螺,根治血吸虫病的建议,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重视,毛泽东向中央血防领导小组批转了秉志的建议。受周总理的委托,邓颖超同志以同乡身份邀请秉志先生去中南海西华厅寓所做客,向他征求对科技规划和知识分子政策的意见,后来他感慨地对我说,总理家里非常简朴,墙壁门柱油漆斑驳都不刷新,真不愧为人民的好总理!

晚年的秉志先生,每天仍坚持8小时工作,白天在实验室搞研究,晚上回家后仍继续做学问,直到病逝的当天仍在实验室工作。

2006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举行了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2008年9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始举办“秉志论坛”,此后每年都邀请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科学家前来访问交流,已先后有美、英、德、加拿大、日本学者与会,搭建了与世界科学家零距离接触的平台,以纪念这位杰出的生物科学的精英和大师。

(胡人义,原江西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