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林:一只犀利却又柔弱的“老虎”——访中文系1980级校友孟小林

走进海南威思营销传播有限公司,不大的格局,被切割成不同的功能分区,靠近最里面的是孟小林师兄的办公室。敲门进去,只见孟师兄伏案忙碌。一张办公桌、一个座椅、一台电脑、一排书架,简单构成他每天工作的环境,正如其人,简单却又不失沉稳。热情招呼我们落座,没有刻意的开场白,一套学校纪念册自然拉开话题。忙碌的他听说我们还有人想看他的书《一路走来》,赶忙又多拿了几本,并不吝笔墨一一为我们送上美好祝福。

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984年毕业,在《江西日报》工作;1988年,海南刚刚开始建设,也正是需要大批人才的时候,遂于1990年调任海南电视台;1997年,工作岗位再次发生变动,被调到《中国经济时报》任职,组建海南记者站,时任站长;2005年后下海经商,拥有了目前的公司。如果说历史的发展都是一条长河,宛转曲折,那么这也是孟小林人生发展的一条轨迹,只不过这条轨迹是由他随意规划的。

一路奔波、折腾,孟师兄也承认自己是一个相当不安分的人。说到对自己定性的话题,他义正言辞:“一个人对本身定性,硬要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可能连他自己都不能够准确定位。于我而言,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是随性、外向的人。虽年过半百,却依然觉得自己可塑性很强。”说到这里,孟小林稍作停顿,用手指向墙上挂着的一副字画,这是他过50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大学同班同学送给他的一首诗:“年已半百心尚孩,健如黄犊人难猜。海边椰子月月熟,一日能上树千回。”言辞之中,我们能够揣测出他对同学的这种解读很满意,契合他的性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踏过半百的孟师兄对此诠释得完美。接触过各种人,见过各种场面,以及他所选择的职业、生活的环境无疑对他性格的塑造功不可没。如果一本好书需要细细品味,那么孟师兄本身可能就是一本书,耐人寻味。

记者:无冕之王

“一个媒体人、一位记者,应该是无冕之王。但这无冕之王不是信手拈来的,更多的是要从内心世界来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成王,是否像个王的样子,你的内心强不强大,阅历丰不丰富,能否处惊不乱。有些记者能够成功,而有些记者永远在发奋中,只是把自己当做完成写稿任务的工具,其中差距是由外在和内在因素决定的。”一讲到自己的本行,这只众所周知的“老虎”像开闸的洪水,倾泻而下,根本停不下来。

作为一名犀利的“老虎”记者,既能封此名号,定有他足够的理由征服众人。当面对职业所带来的困扰时,这只处乱不惊的“老虎”却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出不一样的解答。当个人观念被周边舆论压制的时候,也许每个人应对的策略不同,有人消沉,有人反抗,但“孟老虎”却尝试转换:“这种压力不是来自我个人的压力,而是来自我所供职的媒体的压力。作为个体,一名记者,将对事情的看不惯从笔尖流露出来的刹那,内心是痛快的,但人不能是自私的,要有所考虑的,供职媒体可能要从大局思考一篇文章该不该发刊,这个事件该不该曝光,任何一家媒体都是有它自己既定的职责的。当遇到这种矛盾,要学会牺牲小我,服从组织;但不是一味妥协,有些时候还要据理力争。”也正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孟师兄更是觉得有必要找到另外一个排解口——博客,以表达自己内心无处藏放的情感,他认为这是一个媒体人、一位记者发声的很好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弥补。

天无绝人之路,咬着牙向前走

每个成功人士在其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痛苦、无奈和难以抉择,“孟老虎”也不例外。但他却以一种常人少有的姿态去迎接,“人生低谷或许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如果内心足够强大,有自我排解的方法,就会跳过去这一遭。”

古人烦愁,一醉解之;孟师兄选择心灵至静——睡觉。一夜醒来,太阳照常升起,我还是原来的我。“我太了解自己,会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人的糟糕情绪来临如洪水,你不能堵而应疏。”平常人盼难得糊涂,唯独这只“老虎”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知。当年离开《江西日报》时,他才二十多岁,却享有记者行业的盛誉——“获奖专用户”,又是全国好新闻奖,又是江西好新闻奖……同行笑称:“老天造你的时候,就是让你来当记者的。”纷至沓来的荣誉激励孟师兄对自己设置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时刻保持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独特的视角,除了写一些应景的文章,更是要求自己每年至少写2—3篇有一定反响的作品。

当人给予自己压力的时候,自然就有了动力。1990年,28岁的孟小林向《江西日报》提出辞职,想要调入海南电视台,转行做电视记者。如此优秀的人才要被放走,《江西日报》总编辑不同意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自然“威逼利诱”一番。不过有一个事实确实存在,彼时年轻的孟师兄已被组织列入考察阶段,马上会被提职。执拗的他却用行动表明:年轻人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再大的诱惑也毫无作用。没想到,组织的行动更绝,要求他“必须办理正式调动手续,不得借调。”而当时海南电视台没有多余的编制,只能先借后调。面临两难抉择,孟师兄是选择铤而走险,还是坐享提拔的喜悦?明知老总的“刁难”并无恶意,可是倔强的孟师兄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然而,天无绝人之路,1990年恰逢江西开始人事制度改革,出台文件成立江西省人才交流中心,意味着允许人才流动,也意味着他的人事档案终于有着落处了。一件波澜起伏的大事,现在回忆起来,在孟师兄的口中却变得如此有意思,“我可是当时江西人才交流中心的NO.1,0001号,是它的第一缕曙光呀!”乐观开朗的孟师兄在言谈中也确实向我们证实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随性之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不要退缩,一路向前,肯定有出路。”

“孟老虎”心中的软肋

正如在其著作《一路走来》序中友人对他的评价:“生活中的孟小林总是嘻嘻哈哈,一副顽主模样。可是读了他的评论,你会看到一个犀利而深刻的孟小林。再读他的散文,你又会发现一个多情且重情的孟小林。”多情且重情,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感受孟师兄的这种情感,但是读读他的博客,你确实会被他的细腻打动,这种细腻不在他处,淋漓尽致地显现在母亲的身上。

“谈到母亲,就想掉眼泪,我和母亲的感情很深。”面对这样的话题,孟师兄没有表达太多,只是给我们传阅了一份他刚刚写的关于母亲的一篇文章。母亲过世不久,他似乎还未从这样的事实当中缓过劲头。可以窥见母亲的一言一行,母亲的豁达、包容影响他的为人处世至深。随性,是孟师兄对自己作出的判断,他说所处的环境也是决定性格形成的一个因素,这样一位母亲,就是他的所处环境,深深影响着他的性格形成。在文章开头有这样一段话,表达了母亲的感染力的无处不在:“我的母亲,就像这个题目一样,平凡、朴实,但任何时候,她都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

儿子为母亲养老在中国的几千年文化中是天经地义的;养儿防老,在大多数母亲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可是孟母却并非如此。正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我才深深地被孟师兄的一段忆文打动,“她曾几次拉着我的手,恳切地说:‘儿子啊,你们在生活上把我照顾得这么好,我真的很感激。但是,你们要了解我的心思,我真的想跟老人们在一起,我会更快乐,也不会影响你们的正常生活。你们多来看看我,就是最好的安慰。’”难怪,母亲会是“孟老虎”心中的软肋!

尾声

如果问年已半百心尚孩的孟师兄保持青春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乐观的心态。一个曾经的媒体人,今天的文化商人,在职场滚爬摸打三十多年,行路万里,阅人无数,锤炼了一颗积极、阳光的心灵;脚踏实地地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找寻心灵永久安放的归宿。

注:孟小林,1984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现任海南威思营销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企业家协会会员、海口市骑楼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