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桃李天下】傅雪峰:外科圣手,艺术人生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0-10-27

d0d23bfcc5e84724a20bb767370953cd.png

7月10日,南昌大学暑期寻访校友实践队抵达广州,开展了寻访校友实践活动。当天下午,实践队员们拜访了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医院外科主任的傅雪峰医生,在了解了傅雪峰医生的情况后,队员们也介绍了母校的近况,给在外拼搏闯荡的校友带来了母校的问候和关怀。

傅雪峰医生一直从事医生这一职业,工作之余,仍然培养着自己业余的兴趣爱好。傅雪峰医生艺术才能没有被掩盖,在书画印诗与摄影艺术上都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书法。工作与兴趣兼得,医生却精通艺术才能,这是傅雪峰医生让实践队员敬佩之处。

兴趣养成前:艺术源于兴趣

傅雪峰出生在九江修水的一个普通家庭,祖父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耳濡目染下,也启蒙了傅雪峰的艺术才能。1982年,傅雪峰考上了江西医学院,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在学校5年的时间,傅雪峰有了充裕的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学期间,傅雪峰担任了班级的宣传委员,在分发报纸书信的同时,也开始学习书法。

1987年,傅雪峰从江西医学院毕业,回到了家乡九江修水工作,在县人民医院担任外科医生。纵使工作辛苦,也没能迫使傅雪峰放弃对书法的喜爱。1998年,傅雪峰放弃稳定的工作,辗转来到广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傅雪峰结识了著名国画家、书法金石家、美术理论家梁照堂先生,并拜梁照堂先生为师,也因此开始学习绘画。艺术是相通的,傅雪峰在习得绘画之后,开始萌生出对纂刻和作诗的兴趣。因为在华南理工大学医院工作,因为工作相对轻松,时间相对充裕,所以摄影也逐渐成为傅雪峰的主要爱好之一。

傅雪峰原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和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但因仅仅是把艺术当成生活中聊以遣怀的爱好,故而很少去参加活动奖项的评比。时至今日,傅雪峰对艺术的养成已有数十年之久,对书画印诗与摄影的喜爱程度,不逊于专业的艺术家。

兴趣养成中:生活得以遣怀

在读大学期间,傅雪峰就痴迷于书法。傅雪峰精通正草隶篆,但花时最多的是魏碑。对能买到的魏碑范本,傅雪峰大多都浏览性的临了一遍,其中最用功与精临的是《崔敬邕墓志铭》《李壁墓志》,每种都百遍以上了,其书法作品曾入选《第一届全国大字书法艺术展》。

而绘画艺术的培养,则是从傅雪峰于1998年后来广州开始的。傅雪峰师从梁照堂先生十几年,受益良多。梁照堂先生授课,一周一次,以类似沙龙的形式。学子将自己的作品展览出来,梁先生品鉴后,并不讲授具体如何绘画,而是教之审美,如何绘画则全有赖于个人的领悟。傅雪峰曾直言,得梁照堂先生指点一二,便受益一生。傅雪峰山水画喜欢王原祁、石涛与黄宾虹等人,花鸟画则钟情于八大山人与吴昌硕,以书法之线条写国画,即有法又无法,乐此不疲。

傅雪峰的篆刻,主要以书入印,除篆书外,尝试以魏体楷书创作。而作诗傅雪峰最爱格律诗是,常写中华新韵,也偶尔写写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傅雪峰每天坚持读诗一首,为加深记忆,有时甚至将文字查《草书字典》后,用签字笔双钩成草书成篇,第二天早起再用毛笔书写一篇,手中有关古诗词方面也有几十本。读多于写,是傅雪峰认为学习作诗的一大法门。

摄影是傅雪峰近十年来养成的兴趣爱好,早期以拍鸟为主,后来集风光与人文一体。傅雪峰的摄影作品精美如画,获得好友一致好评,其书画与摄影曾多次举办展览。2009年在广东画院和2012年在华南理工大学美术馆举办《傅雪峰书画作品展》,2018年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当代艺术空间与五山文化馆举办《峰行天下/傅雪峰西部风光摄影作品展》。

兴趣养成后:身心从容平和

时至今日,傅雪峰仍然保持着对书画印诗等艺术的喜爱。因为一天工作结束后,早已身心疲惫,再没有精力去读诗作画。于是傅雪峰利用好每一天的早上,清晨五点,天光渐晓,傅雪峰便迎着晨曦练习与创作,一杯牛奶咖啡,一副笔墨,便是一天的精神寄托。

傅雪峰经常会外出采风,曾四入西藏,八入云南,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山西都遍留足迹。傅雪峰外出采风,通常都是和朋友结伴而行,三两个好友,相约一起,租一辆车,雇一个司机,然后一同去采风。一边旅游一边摄影,好不惬意。因为工作的原因,出游计划只能在寒暑假进行。今年的暑期,傅雪峰规划8月去西双版纳植物园采风,拍摄当地的地域风情。寒假计划去济南拍鸟,感受自然的旖旎风光。

艺术能够记录生活,也能保存美好的事物。艺术能够陶冶情操,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傅雪峰看来,对艺术的喜好,对艺术的培养,会影响一个人的品德和情操。一个人若在孩童时期就接受艺术熏陶,不仅只是学习了读诗作画等能力,也会影响到品德的形成。艺术能够使人在这浮躁的社会、浮躁的生活中变得从容平和。

附赠傅雪峰诗作两首:

观龙舟

烟波云梦雨沾衣,

击鼓摇旗待锦归。

撸起袖儿劈涌浪,

蛟龙出水竞芳菲。


西行感怀

草色小屋相与闲,

云阔烟深有无间。

桥横千尺虹堪画,

树笼百门鸟忘还。

峰遇转折雾杳杳,

溪逢曲直水潺潺。

万里风光何处好?

藏地回来不看山。



友情链接: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档案馆 南昌大学教务处

Copyright (c) 2014 Nanc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赣B2-20050168号/网备36010802000198号